專家傳真 從人力到人才[返回]
发布日期:2018-05-15 发布人: 来源:
4月上旬,內政部正式公布台灣成為「高齡社會」(65歲以上人數占總人數比率高於14%),筆者今年剛好屆滿65歲,也算是一種非典型的躬逢其盛,實際參與台灣社會的重大變遷。
台灣不只是高齡社會,還是全球老得最快的地區,再過八年,就會進入「超高齡社會」(65歲以上人數占總人數比率高於20%),老化速度可說是超英趕美,令人瞠目結舌。其形成原因不外乎多高齡+少子化,由於戰後嬰兒潮日漸步入老年,致使65歲以上人口激增,而新生人力補充的快速大量減少,更加劇了整體現象的惡化趨勢。
前者,不僅是既定事實,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,人們的平均壽命只會不斷展延,未來老年人口可望穩步向上;相形之下,後者屬於來者可追的範疇,所以各種鼓勵生育措施競相出爐,五歲幼兒免學費、學齡前特別扣除額、增設公托中心、第三胎育兒津貼…等,只可惜成效不如預期,新生兒人數仍持續探底。
影響所及,今年第一季的台灣自然人口增加率,出現史上首次衰退(出生人數少於死亡人數),即便有外來移民的加入,台灣人愈來愈少、愈來愈老的趨勢短期內恐難以逆轉。也因此,如何有效提升「人力」轉為「人才」的良率,自然成為左右台灣日後競爭力的當務之急。
這問題有解嗎?「教育」,或許是所有關心台灣未來有識之士的最大公約數。
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曾以《傷仲永》為題,簡要闡述後天教育對培育人才的重要性,文章大意是:有一位金溪人-方仲永,五歲就會寫詩,且文采過人、道理通順,神童之名因而遠播,但其父卻不讓他繼續學習(不使學),反而帶著他到處去寫詩表演、賺取彩金,等到他年屆及冠,就已經變得平庸無奇(泯然眾人矣)。
筆者試圖揣摩王荊公之「傷」,至少含有三層意思,一是惋惜像仲永這樣一個少年天才,最終竟淪為與常人無異;二是感嘆如仲永之父一般,不重視教育、目光如豆者,其實為數不少;三是哀傷世間又有多少人,天資不及仲永、又不認真學習,到頭來只能渾噩度日,連普通人都不如。
時至今日,也許我們得以「從人力到人才」的角度,重新解構再定義《傷仲永》一文。一是少年仲永可能不再是鳳毛麟角,因為文明演進促使兼容並蓄的多元價值,徹底發揚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的時代意義,舉凡烘焙技術、服裝設計、烹飪手藝、運動競技…,都可以贏得世人的普遍認同與高度肯定;所以,廣泛觀察並發掘每個人的不同潛質,避免以單一標準過早評斷設限,形形色色的千里馬或獨角獸,或許正環繞在我們身邊。
二是重新檢視何謂「目光如豆」。仲永之父作為無疑是短視近利,但所謂的「直升機父母」又何嘗不是?堅持餵食開始對餐具感到興趣的幼兒,其實是不想收拾孩子剩菜殘羹的混亂現場;為學齡兒童代勞清洗餐具、打掃房間,其實是嫌棄他們做得又慢又差;從小到大辛苦打理孩子的生活瑣事,其實是剝奪他們自我管理的學習機會…,以「愛」為名的不敢放手又捨不得鬆手,算不算一種「目光如豆」?
三是天資不如仲永者可能滿街都是,但大多數人應該都希望自己愈來愈好,意即已具備學習成長的基本意願,重點在於施教者是否能循序漸進,透過量身訂做的系統性訓練、修正並持續累積,進而啟發受教者自發學習、分析、聯想,最終內化為運用自如的各種能力。易言之,贏在起跑點的人不見得能奪得最終榮耀,堅持屢敗屢戰、隨時調整節奏,堅持完賽到終點的人,才是真正的人生勝利組。
只要愈來愈多人能做如是想,相信如果王荊公再世,也許就不會《傷仲永》,而是「盼人人皆仲永」。